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民营经济综述>企业家谈

共探发展新机遇,聚力赋能促振兴——辽宁省工商联开展提升“人工智能+”能力专题培训班教育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5-11-21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青年企业家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振兴的时代重任。为进一步提升辽宁省青年企业家综合素质能力,辽宁省工商联日前举办主题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暨提升“人工智能+”能力专题培训班。
  培训期间,近140名来自辽沪两地的青年企业家、商会负责人齐聚上海,以专题授课、实地参访、圆桌研讨等多元形式,共话创新合作,共探发展机遇,为两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精准赋能,筑牢创新发展“思想根基”
  本次活动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旨在进一步提升辽宁省青年企业家综合素质能力,让辽宁省青年企业家在思想碰撞中开阔视野、凝聚共识,提升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
  据介绍,本次培训班聚焦相关主题,设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大国博弈中的中美经济再平衡、人工智能及AI的应用、企业创新发展与企业家精神等课程,并融合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与研讨。
  活动期间,学员们还能走进上海多家科研中心、科技企业,切身感受“十五五”规划提出“经济发展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新三化’”,深入了解和领会“十五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此次活动还特意邀请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云超、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首席人工智能专家叶苏俐等学者,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度解读”“跨界创新、AI应用与产业孵化”等专题授课,既解读国家政策导向,又分享前沿技术趋势,为企业家精准导航发展方向。
  “本次培训班在培训内容设计上,立足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分析研判,又紧扣辽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精心搭建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习平台。”辽宁省工商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希望辽宁的青年企业家要将这次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辽宁全面振兴的实际行动。要做创新驱动的引领者,主动对标上海优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抢占发展先机,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骨干力量。
  辽宁省工商联青委会主任、辽宁外联集团董事长魏锋说道:“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计划与复旦大学合作,探讨科技相关产业方面的问题。希望在辽宁能够实现转化成果落地的平台对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实际使用的东西。”
  “这是一次干货满满的‘充电之旅’。”辽宁喜马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元感慨道,上海企业在市场化运作、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辽宁企业家深入学习,而本次活动搭建的学习平台,让大家有机会直接对接顶尖智慧资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路径。
  山海氢(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镇则表示,通过与辽宁企业家的深度交流,不仅学到东北地区企业务实稳健的发展理念,更找到技术落地的应用场景,为企业后续拓展东北市场奠定基础。
  活动期间,企业家们走进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上海重点科创企业,近距离感受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参会企业家纷纷表示,参观上海科技成果展、“模速空间”及阿里园区,收获颇丰。从宏观的科技全景到具体的AI赋能案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前沿布局。“此次行程极大地拓宽了大家的视野,激发了我们对技术应用的无限思考。”
  双向奔赴,激活跨区域合作“一池春水”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在营商环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研发等方面树立了“上海样本”。而辽宁作为创新底蕴深厚的科教大省,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样是发展民营经济的沃土。
  实际上,辽宁和上海两地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合作底蕴深厚。近年来,辽沪两地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从早期的大连与上海对口合作,到现在上海企业投资大连的实际到位资金已突破1000亿元。
  为推动南北青年企业家加强学习交流,创新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辽宁省工商联与上海市工商联携手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还共同举办“创新链辽沪·发展赢未来”青年企业家互学互促活动,将合作维度延伸至青年企业家群体,通过交流学习形式,旨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据悉,青年企业家互学互促活动在复旦校园举行,近260名两地青年企业家、商会代表齐聚。企业家讲堂上,5位优秀企业家代表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主题分享,介绍企业发展经验,讲述高质量发展密码。
  其中,上海黑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MO肖哲以《接住AI,让工厂效率飞上天》为题,系统剖析了目前许多工厂面临的转型难题,介绍了企业如何利用好AI实现转型破局从而走出最贴合工厂实际的数字化道路。上海医脉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莉则分享了公司在磁性纳米微球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应用,为在座企业家打开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在企业家对话交流环节,5位两地企业家聚焦“辽沪两地如何打通产业链、赋能新未来”话题,畅谈品牌共建企业文化出海、数字化转型等方向,多位企业家提出愿以上海技术助力辽宁民企升级。活动期间同步举办辽沪两地优品展,为两地企业搭建直面合作平台。
  “今天的对话交流让我们看到合作共赢的新路径,希望两地的青年企业家能加强联系交流,把上海先进的大数据、AI技术与辽宁分享,助力辽宁民企转型升级。”对话交流环节结束后,上海悦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继繁有感而发。
  “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与黑龙江大学联合设立智能产业研究院的相关工作。深入辽沪两地在产业数字化和新型务工模式上的协同探索,将自身在数字化赋能和人才生态构建方面的实践经验,服务于辽宁传统行业的转型。”上海俊城达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CEO王淞民表示。
  辽宁省工商联副主席、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文博直言:“上海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的机制非常成熟,尤其是高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模式,为我们破解技术转化难题提供了宝贵借鉴,接下来我们计划推动无人机技术在东北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
  活动现场,辽沪两地青年企业家委员会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明确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围绕绿色低碳、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研发、市场共建、人才互访等合作,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勇担使命,争做振兴发展“实干先锋”
  学习成果的最终落脚点,是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助力区域振兴的实际行动。参与活动的青年企业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互学互促为契机,把所学所思所获转化为创新实干的具体举措,在各自领域勇挑重担、奋勇争先。
  “东超科技自成立之初便秉持科技报国之心,希望在‘十五五’期间,将公司从种子牙期发展到茁壮成长发展期,将企业技术叠加到更多的应用场景中,加速产品市场化的普及应用。”东超全息(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淼。
  于淼在会上分享了已落地的合作成果:“我们的新型技术已在大连第三人民医院等场景成功应用,辽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市场需求,让我们坚定了扩大投资的决心,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在辽医疗、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科技创新是企业破解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企业将依托复旦大学的科研资源,持续深耕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研发,同时加强与大连化物所等辽宁科研机构的合作,借助辽宁的人才与产业优势,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为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孙镇说道。
  仕龙国际集团运营总监许仕龙则表示,要以“AI+优势产业”为核心,结合辽宁产业基础明确创新主攻赛道:一方面,聚焦钢铁、重型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AI与生产全流程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挖掘医疗、精细化工等潜力产业的创新空间,联合上海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建“AI+医疗影像诊断”“AI+化工工艺优化”研发中心,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细分领域创新标杆,形成“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双轮驱动格局。
  会上,两地青年企业家均表示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争做创新驱动的引领者、转型升级的实践者、社会责任的担当者。上海的青年企业家要多到辽宁走一走、看一看,发掘辽宁的发展机遇;辽宁的青年企业家要带着学到的经验本领返乡创业,把创新活力转化为振兴动能,共同书写辽沪民营经济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两地企业交流合作的坚实桥梁,更凝聚了青年一代投身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未来,辽宁省工商联将持续深化合作,常态化开展跨区域交流活动,让青年企业家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助力辽宁全面振兴中绽放光彩。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